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讯(记者 周仕敏 通讯员 谢雪清)“这学期,我们的课程主题为‘强国有我惜韶华’,形式包含主题讲授、情景剧、书记面对面等。”9月13日,贺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卫花参加了“集体备课”。新学期伊始,该校党史学习教育特色课程《百年风华正青春》迎来了开学*课。
《百年风华正青春》以党“救国”“兴国”“富国”和“强国”为脉络,通过8个系列专题,全面讲解党的百年光辉历程、伟大贡献、初心宗旨、理论成果、革命精神、宝贵经验以及党在广西的革命历程,力图通过详实的史料、深入浅出的讲解,讲清楚、讲透彻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”“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”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”等深刻道理。
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。历史是*好的教科书,我们不管走得多远,走到哪里,都不要忘了来时的路,也不要忘了为什么出发……这就是这门特色思政课想要告诉大家的。”在*节课上,学院党委书记梁丁丁道出课程学习的目的。
和以往思政课不同的是,《百年风华正青春》课堂气氛活跃,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繁。课程运用多维协同特色育人模式,采用专题讲授、课堂辩论、现场对谈等多种教学形式与方法,在工作角色上,分主持人、*、助教和互动教师,每个专题都由2至4名教师进行合作教学,形成了多视角的分析与呈现。
另外,课程结合讨论实践课、党史人物故事会和看视频谈感想等实践活动展开,还组织学生深入政府部门和乡村进行宣讲,到贺州民族文化博物馆和红色革命基地进行体验式教学,增强了思政课的亲和力。
据介绍,贺州学院目前初步形成了“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‘3+6’多维协同特色育人模式”教学成果。单科传授向多学科转变、单纯理论获取向创新实践转变、结果考核向全过程考核转变……解决了学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不足、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脱节、思政课教师学科单一与思政课学科内容综合性相矛盾、思政课过程化管理不细及考核方式不科学等问题。
“通过精心设计的专题、生动活泼的课堂讲授,红色基地的体验式教学,讲好党史故事,讲好革命先烈、英雄模范、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,让党的伟大形象更加鲜活,从而让大家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,深刻感悟和自觉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。”贺州学院院长吴郭泉说。
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